QQ|手机版|小黑屋|集设屋资源网 ( 渝ICP备2023015870号-1 )

GMT+8, 2024-12-23 00:14 , Processed in 0.253603 second(s), 4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李益中新作 / 梧桐山院,老宅新生

342
0
0
0
设计前沿 LV9
正文
发布时间:2021-06-29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x
DSC0000.jpg

DSC0001.gif

老瓦房,作为传统岭南民居建筑,被赋予情感记忆与历史价值,当往日的生活已褪色为渐远的记忆,我们如何使其重塑,功能再生,赋予它作为城市更新展厅的新生。对于老建筑的改造,我们当然可以修旧如旧,但我更希望有当代设计观念的置入,我喜欢新与旧强烈冲突的感觉。——李益中
DSC0002.jpg

深圳是全国城中村密度最高的一线城市之一,上千个城中村接纳着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。近年来,深圳市把城中村综合治理列为重大民生工程予以推动,落实有机更新理念,以“绣花”功夫推进城中村微改造,活化城中村历史文化遗存、传承优秀地方文化。
位于罗湖区的梧桐山社区也迎来了有机更新,社区致力于建设前瞻引领效应和创新示范区,并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深圳的“桃花源”和艺术家创作栖息的首选地。
DSC0003.jpg

改造背景
李益中空间设计受罗湖投控委托,收到了一份梧桐山社区虎竹吓村一座老瓦房的改造任务。改造对象是一座客家排屋,属传统客家民居样式之一,因几经易主,老宅的具体建造年限已无从考证,但仍是目前梧桐山社区现存的保存较完好的民居建筑,记载了深圳原住民的历史人文风貌。
时过境迁,人过楼空,如今的老瓦房,荒草丛生,墙体斑驳,周边被无序加建的民房所包围,村内是开车堵停车难的落后基础设施,缺乏邻里活动的公共空间。
DSC0004.jpg

现状分析内部:房屋结构对称,屋梁高,门楣屋檐等位置有遗留的彩绘、木刻等艺术作品,大门保存良好。外部:房屋后侧邻山,萦绕着青山绿意,有朴素的原生态氛围。
DSC0005.jpg

挑战
内部:传统夯土建筑结构的不灵活性,对于空间重构带来掣肘。
DSC0006.jpg

DSC0007.jpg
△ 施工过程
原始的夯土砖墙无法承受加建部分的重量,因此在原来的基础上浇筑混泥土进行加固。
DSC0008.jpg

DSC0009.jpg

DSC00010.jpg
△ 建筑改造
部分屋梁早已被白蚁蛀蚀,对损毁及遭到破坏的梁体进行了更换,有价值的部分保留使用。
DSC00011.jpg
△ 建筑改造
外部:周边被民房包围,楼间距极小,门口停车位距离过近,遮挡了外部建筑。
DSC00012.jpg
△ 施工过程
以建筑系背景入行的李益中先生,从业以来,创作了许多融入建筑思维,采用建筑手法的设计作品。在面对老瓦房这样的改造对象,涉及到建筑、景观、室内一体化的全案设计,李益中空间设计同样成熟应对。

设计策略
改造目标分为三部分:一是将其作为梧桐山社区改造规划的展厅,且老瓦房本身作为改造示范点,实践创新产业社区;二是兼具艺展、学术、接待、招商等功能,培育文创产业输出地;三是融入公共活动空间,联络社区邻里关系,赋能社区交往活力。
DSC00013.jpg
设计师以“设计解决问题为前提”,对各类综合条件进行了全面分析,产生的设计策略:即旧改不是抹平一切过往,是因地制宜,尊重文脉,多元共生的更新路径,让老建筑为当下所用,使之成为传统建筑的再生之典范。
DSC00014.jpg
△ 剖面图
一方面,建筑更新需加强对光线、温度等的调控,以及对承重结构、围护结构等的设计;另一方面,重新置入功能,对场地进行相应设计,以激发场地的空间潜力,赋予它作为城市更新展厅的新生。

老宅新生
DSC00015.jpg

DSC00016.jpg
△ 改造后建筑立面
以现代的空间力量及仪式感形成空间结构的特色,玻璃与砖墙,现代与传统,叠造共生,融入环境。
DSC00017.jpg

入口礼序,越门而入藏一池浅水,平如镜面,上下成景,相映成趣
DSC00018.jpg
△ 入口
前广场设立矮的石挡墙界定前场空间,设立水庭柔化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,为建筑增加了光影和神秘感。
DSC00019.jpg

DSC00020.jpg

DSC00021.jpg
△ 立面细部
以原建筑为依托,保留了原有的雕梁画、转角石墙、木门框等有意义的物件,这些旧物保留了古韵,是岁月洗练后的古朴简雅,呈现它们最原始、不尽完美的状态,这种美超越了时间,历久弥新。
房屋内保留原建筑标志性的瓦质坡屋顶,墙面做简洁化处理,保留石制门槛。被改动过的小窗回归原来的位置,并用钢板收边,以突显当下设计的介入。
DSC00022.jpg

DSC00023.jpg

DSC00024.jpg
△ 浮桥秘境
建筑东面朝向山体景观,为了增强室内与景观联系,在建筑内置入一个生长性空间,作为室内空间重组的延伸和体现。
经过结构工程师的精细测算后,我们将原有部分砖墙拆除,置入一个向外延伸的盒子,盒子把景与光纳入室内,内与外都有了互换的体验。
DSC00025.jpg

DSC00026.jpg

DSC00027.jpg

DSC00028.jpg

DSC00029.jpg
△ 岭南市隐,深庭小院
被山体和植被围绕的后院,享有最好的景观,改造后作为整个社区活动的公共场所,观影、饮茶、阅读、闲谈等等,形成开放活跃的院落生活氛围。
DSC00030.jpg

DSC00031.jpg

DSC00032.jpg

DSC00033.jpg
△印象梧桐
一层作为规划展示区,作为展示梧桐山社区历史脉络及发展规划的缩影。整个展厅墙面使用肌理漆,朴素的材料突出陈列,简洁明确。
DSC00034.jpg

DSC00035.jpg

DSC00036.jpg

DSC00037.jpg

窗是一种媒介,也是一种生态。别具巧思的开窗为室内逗引了光影和景致,回应了场所的特定氛围。空间不言,自有从容。
DSC00038.jpg

DSC00039.jpg

DSC00040.jpg

中心的会客区以自然的形式,安定的力量,有机的亲密感,赋予空间侘寂美学的氛围,光影、肌理与器物组合出有温度、有哲思的意蕴场景。
DSC00041.jpg

DSC00042.jpg
功能厅的处理重点尽可能地简洁实用,会议、学术甚至宴客都可在此实现

试读已结束,请付费阅读全文。

  本文只能试读50%,付费后可阅读全文。 

回复

使用道具

 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